导读: 北京彭胜医院采用新、先进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将“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应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在国内属于首创,并取得巨大成功。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辅助无痛介入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标志着我国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学科水平已经迈入了“机器人时代”。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新闻报道,并专访了彭胜院长。
“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应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取得巨大成功,在国内属于首创,北京彭胜医院成为国内首家将智能机器人应用于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医疗机构。中央电视台13套《朝闻天下》栏目、中央电视台4套《中国新闻》栏目进行了新闻报道,并专访了技术研发负责人彭胜院长。
“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是由北京彭胜医院专家团队基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机器人CASR系统(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 robot),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专门应用于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的先进技术。这项研究前后历时12年,已完成多代机器人系统的研发工作,现在推出并应用于临床的“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所采用的是新、先进的智能机器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系统属于国家863计划项目,已通过国家医疗器械监管部门批准,并正式应用于临床。
据三叉神经痛专家彭胜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介绍“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是在病人头部设置引航标志,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创建虚拟治疗空间。通过注册识别标志物,实现虚拟治疗空间与机器人现实操作空间的简易映射,这样医生就可以在虚拟治疗空间规划治疗路径,预演治疗过程,为患者制定佳的治疗方案,智能机器人则按医生的规划,在现实操作空间进行定位,并提供治疗操作平台,完成多种复杂、疑难类型的三叉神经3D导航治疗,终解除病人痛苦”。
“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与传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特点:首先,在治疗之前,医生可以浏览病人治疗部位的三维重建图像,从而对该部位及邻近区域的解剖结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进行治疗规划,明确穿刺路径等。其次,治疗规划完成后,医生可以在三维重建图像的虚拟空间进行治疗的仿真操作,以确定佳的治疗方案。后,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观察到治疗传感器在颅内位置周边的组织信息,并且通过先进的机械臂能够以小于0.1mm的精度误差稳定的按照预定轨迹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安全进行。
“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适应症广泛,各类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可采用此技术辅助治疗,尤其对疑难性患者疗效确切。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治愈率、有效率和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临床实践证明,“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这项技术在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学科前沿领域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开创了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辅助无痛介入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先河,标志着我国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学科水平已经迈入了“机器人时代”。